1. 雁塔区人民法院 [49626MB]

    本项目设计之初就定位为绿色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合理采用适宜当地气候的相关绿色生态节能技术,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要求。 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打造符合西安城市发展和应用的绿色一星级建筑,融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节能照明及控制、太阳能热水系统、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高效灌溉、节水器具、高性能建筑材料等绿色建筑技术为一体。

  2. 咸阳博物院 [4030MB]

    咸阳博物院,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以东,地势平缓,项目总建筑面积39809平方米,容积率0.11,绿地率51.7%。经评估,本项目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项目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外环境以及建筑加分措施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其评价总得分达到设计阶段二星级的标准。

  3. 富力环球商贸港创意办公 [37065MB]

    本项目位于空港新城自贸大道以西、广德路以东、宜平大街以北。规划用地面积36163.5m 2 ,总建筑面积 108702.3 m 2 ,地上建筑面积 76021.1 m 2 ,建筑限高 30m,主要业态为办公及商业,由 7 栋创意办公及地下车库组成。容积率 2.11,绿地率 30%,共有停车位 796 辆。

  4. 西安市城建档案馆 [29542MB]

    项目位于西安市灞河西路与欧亚六路交叉口西北角。建设用地面积13333.31m2建筑基底面积:3977.95m2,建筑面积28690.7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6299.87m2 ; 地下建筑面积12390.92m2,地下2层,地上5层,局部3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3.25m。容积率1.22,建筑密度29.83%,绿地率35.61%,绿化面积4747.62m2机动车停车位共计300辆,其中地上17辆,地下283辆,新能源车位51辆,非机动车位169个

  5. 斯莱克西安研发中心及产业孵化基地 [8023MB]

    斯莱克西安研发中心及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位于西安沣东新城。建设用地面积 28104.00m2,建筑占地面积 11247.00m2,总建筑面积 94963.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70294.00m2,地下建筑面积 24669.00m2,绿化面积9969.10m2,绿化率 35.47%,容积率 2.50。项目主要建设单体建筑 1 栋,项目共 720 个机动停车位,地上 30 个,地下 690 个。

  6. 西宁市民中心 [4079MB]

    西宁市市民中心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市民中心主要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区(含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便民服务区、文化中心服务区、体育活动服务区及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在规划设计中将充分把握行政服务功能与群众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相结合,利用各种设计元素,实现行政办公与文化娱乐、室内与室外、地上与地下各类景观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的有效衔接与合理转换,营造舒适、活跃、互动、富有吸引力的公共服务区,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和便利的行政服务。同时将凸显绿色、环保、健康和节能等技术特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展现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应用

  7. 深航西安分公司生产基地项目(一期) [4755MB]

    深航西安分公司生产基地项目用地面积38526.00m2,其中一期用地面积20379.18m2。项目建筑占地面积12269.45m2其中一期建筑占地面积5322.75m2。项目总建筑面积92381.80m2。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31794.20 m2,一期地上建筑面积21759.20m2,地下建筑面积10035.00m2。 项目总绿化面积13499.51m2,绿化率35.04%。总容积率1.80项目总共618个机动停车位(地上62个地下556个)。一期停车位233个(地上47个地下186个)。项目一期主要建设单体建筑4栋(1#生产保障综合楼、2#出勤楼、3#宿舍楼、4#航材库)。

  8. 西安国际美术博物馆项目一期 [5905MB]

    本项目位于空港新城行政辖区内,崇文路以东,崇仁路以西,净业大道以南,兴教大街以北。 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 34548.39m2,总建筑面积 141443.85m2,地上建筑面积:86370m2,地下面积:55073.85m2;容积率:2.5。.其中:1~4#楼为 12 层/13 层办公楼,底层裙房为 3 层商业。

  9. 安康中国移动大楼 [2111MB]

    中国移动陕西公司安康分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工程总用地面积 10073.00㎡,总建筑面积:20824.65 ㎡;其中地上 16841.30 ㎡,地下 3983.35 ㎡,建筑高度为 54.9 m,建筑层数为地上 13 层,地下 1 层。本项目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本项目设计之初就定位为绿色高层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合理采用相关绿色生态节能技术,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指标要求。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打造符绿色建筑,融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高性 能机组、排风热回收、节能照明及控制、节水喷灌等多种绿色建筑技术为一体。

  10. 邦泰河东院子 [21078MB]

    本项目位于遂宁市河东新区东阳路以南、香林北路以东。地块南临旗山路,西临香林北路,北临东阳路,东临芳洲北路及联盟河。场地原始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最大高差约 1.80m。规划净用地面积为 55613.95 ㎡,规划总建筑面积为 135538.15 ㎡,绿地率为 35.00%,容积率为 1.80。设计满足规划管理技术条例的要求。

  11. 宝瑞阳光项目 [15058MB]

    宝瑞阳光商品房开发建设项目位于咸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华西路以北,柳仓街以西,两寺渡西村以东,咸阳市西郊集中供热公司以南。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4037.04㎡,总建筑面积159494.41㎡,地上建筑面积为130971.56㎡,地下建筑面积28522.85㎡。该项目包括7栋商住楼、一座幼儿园、地下车库和配套公建等。其中1#、2#为商住楼,3#~7#为住宅楼。

  12. 长安常宁生态体育训练比赛基地 [5472MB]

    本次申报项目为长安常宁生态体育训练比赛基地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79968.739m2,其中综合设计馆为1/2层建筑,总建筑面积24432.854m2,枪弹库为1层建筑,总建筑面积2451.205m2,设计靶场及看台为1/2层建筑,总建筑面积3303.965m2,飞碟靶场及看台为1层建筑,总建筑面积2393.250m2,田径场及看台为1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014.171m2,通用配套用房为4~8层建筑,总建筑面积46373.303m2。

  13. 成都南岸美村乡村生态博物馆 [10997MB]

    项目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区,建筑师读取了川西林盘的建筑和景观特征,在原有农舍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扩建。设计的理念是尊重乡村原有的院落围合的建筑形式与树木围绕村舍的田园景观,挖掘原生态的乡村记忆,并为村民提供阅读,集会和村党群办公场所。为此,主体建筑的设计遵循原有农舍的建筑面貌,采用川西民居的一般做法。建筑为一层双坡屋顶砖混木梁架结构形式, 白墙灰瓦,红砖柱。只是在考虑室内采光的基础上,将屋顶的梁架做了些许提升,让光线从高侧窗进入室内。室内设计尽量避免二次装修带来的装饰,采用原木清漆,砖墙面+白色粉刷,以及清水混凝土地面和水磨石地面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农舍的原有风貌。建筑的北侧拥有原生态的乡村水体景观,景观处理上主要人行和车行入口均朝东且临近道路,北面留出面向水体的广场,并设计了摩尔纹动态记忆墙,配合人们的行走路线和建筑内外视线形成独特的活动景观。摩尔纹动态记忆墙的图案再现了川西乡村特有的林盘生态环境和劳作场景,为当代乡村艺术建设示范的南岸美村增添了独特的乡村记忆。

  14.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工程 [1150MB]

    项目位于成都市东南方向,高新区芦葭镇。基地位于龙泉山脉东侧,距离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51.5km,距离双流机场约51km。 成都天府机场“十三五”规划建设的我国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定位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航空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航空港。天府机场采用贯穿式陆侧、单元式航站楼格局。远期形成南北两个航站区,六条跑道共计四座航站楼,满足9000万年旅客吞吐量。近期建设北航站区共三条跑道、两座航站楼,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机场外部交通引入“一条高速路、三条快速路、一条货运通道”的道路交通以及地铁13/18号线、成自客专、成资遂客专高速铁路。成都新机场航站楼坐落于平行跑道东一、西一跑道之间,跑道间距2400m;南北方向坐落于中垂滑和北垂滑之间,间距2030米。 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工程涵盖了T1及T2航站楼、交通中心。设计特点:1、天府国际机场采用创新性的肩并肩构形模式,兼顾了空侧机位滑行效率和旅客步行距离。2、航站楼内部流程设计以人为本,尽可能减少旅客的楼层转换、提高出行体验。3、综合交通方面,结合单元式航站楼特征,综合考虑航站区陆侧道路组织及轨道交通接入方式。以”T”字型布局的交通中心,引入了多种不同交通方式,包含地面道路交通、高铁、城市轨道交通、PRT智能小车系统等,满足不同旅客多样的换乘需求。4、航站楼的空间设计灵感源于成都特有的太阳神鸟元素。单元式的航站楼整体线条流畅,形成整体动感的造型形态。 航站楼内设置了10个景观庭院,精心设计的庭院以四川著名景点为主体,给旅客带来足不出机场体验四川的非凡旅行体验。5、航站楼内部我们针对不同区域,完成了室内采光分析,室内自然通风分析,幕墙日照能耗及遮阳分析等诸多定量的设计研究。天窗的分布与设计,开启扇的布置,屋顶挑檐的距离及幕墙遮阳的分布均依据研究成果设计,兼顾完善的功能需求及特色的空间形态塑造。

  15. 成都圆觉寺村村民中心 [10938MB]

    金堂县圆觉寺村位于成都市东北部,千里沱江之首,县城赵镇为古四川名镇之一。何家院子旧院改造成村民中心的项目就坐落其中。带着对四川典型的乡村建筑的理解,和对大自然环境中院坝房子的想象,设计完成原有两个建筑的连接,以“拆、抬、锔、变、破、引”的策略方式进行重塑。“拆”,即拆除残院破损以及后期加建的原始墙面。“抬”,即将屋顶抬高1.2米,改善建筑内部采光,营造舒适的空间尺寸。“锔”,即两栋残院拥有同一院落,却相对独立,为使其关系更为紧密,考虑将“锔瓷”的手法衍生至建筑中,让两个独立的屋顶产生联系,将两栋残院联系在一起,重新定义了两者的空间关系。“变”,即结合平面形态,抽离出双生层面,并将前面的部分脊线压低,形成前后错落的空间连续曲面。传统的折面屋面和旁边抽离出来的流线型融合为一体。“破”,即为使院落空间更为宜人,采用艺术化手法,将南侧残院南面空间开放出来。“引”,即将营造的景观空间纳入其半开放的檐下虚空间。在空间设计上,把原有建筑比较密闭的空间,结合现有功能,重新做了梳理与延展。让原本纯粹的内向型院落,变成了内外集合的院落,同时新建筑维持着原有的样貌关系。

  16. 大理花醉艺术中心 [12221MB]

    大理花醉艺术中心项目定义为集婚礼艺术、摄影、展示、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创美学空间。在场地附近的环海公路上,无论天气阴晴,都有追求山盟海誓的男男女女在拍婚纱,显然在车来车往的公路边拍照并不理想。于设计师而言,与业主一起创造一个舒适并激动人心的美学空间来满足旅拍人群的需求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苍山、洱海、玉带云是大理最富表现力的自然景观,你会时常看到升腾的云雾悬浮于山海间。改造设计还原这样的景观意向,让建筑如“玉带云”般蜿蜒漂浮。由此将建筑景观化,融入山腰之中;同时建筑作为景观的容器,空间上与苍山、洱海对景。一条“风雨连廊”连接起了建筑与场地之间更多的可能性,提供了立体多样的游览体验。在重要的空间节点处将连廊的局部做下沉与抬升处理,形成了礼堂与天梯,与远处的山海之景对话。连廊不仅仅作为流线交通系统,更是一个再造的游玩空间,一个连接场所与精神的重要媒介。

  17. 党校迁建工程一期项目(待删除) [10MB]

    中共宝鸡市委党校迁建工程位于宝鸡市蟠龙新区龙翔大道以北,大韩村路以西。项目由中国共产党宝鸡市委员会党校建设,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整个校区规划净用地面积为122236.09m2,规划总建筑面积72199.72m2。建筑密度30%,容积率0.51,绿地率35%。 本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为57199.7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7073.90m2,地下建筑面积为10125.82m2;二期总建筑面积为15000m2;本次申报部分为项目一期,为1~8#楼,包括1栋综合楼、1栋图书信息楼、1栋教学楼、1栋礼堂、1栋食堂、1栋公寓楼、1栋公寓综合楼及1栋体育馆。 本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采用的绿色技术包括:雨水回用系统、喷灌、一氧化碳浓度监测与通风联动系统等。

  18. 敦煌博物馆 [5537MB]

    新馆建筑面积 75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 23.8 m,建设用地 1.6万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 129米,南北宽 100米,地面二层,建筑高度 24米。建筑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大师崔恺主持设计,整个建筑外形色调融长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号于一体,美观、庄重、大方。

  19. 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 [2026MB]

    建筑面积 11825 ㎡,最大建筑高度 16.1m。设计理念:1、地景式建筑特征:与大地景观的融合,体量尺度感,色泽质感;2、造型的象征意义,文化展示:自然(流沙、沙脊,突起的岩石)文化(莫高窟,飞天,大漠文化,大漠独行者

  20. 敦煌山庄 [9263MB]

    总建筑面积:4 万㎡。设计原则:立足敦煌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处理好周围的小环境,努力探索和表现土生土长的西部建筑文化传统。设计采取淡化自己,突出景观的方式。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形成群落式布局。

  21.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840MB]

    建筑面积:6000 ㎡,设计构思:“建筑与地形一体化”,建筑形态谦逊地与所处环境的自然风土对话,构成此地具有文脉连续感与景观和谐感的大漠意境的文化场所。

  22. 鄂尔多斯博物馆 [1119MB]

    鄂尔多斯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位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于2006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7760平方米,建筑面积41227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局部八层。

  23. 高新区会议中心项目 [55071MB]

    高新区会议中心项目选址西安市高新区软件新城,云水一路以西,云水二路以东。天谷六路以南,天谷七路省图书馆以北。

  24. 贵州翠苏巴彝族文化和游客中心 [13214MB]

    翠苏巴彝族文化与游客中心位于贵州西北部典型高原上,海拔2,000米以上,位于未曾接触过的草原丘陵和山脉之间。该中心于2021年3月竣工,被视为向彝族致敬的地标,彝族是一个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山区和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物从最大倾斜度为20度的斜坡上生长,周围是群山环抱。该中心受大方县旅游发展办公室委托,旨在提供基本的结构以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业,旨在成为庆祝彝族文化的象征性地标。西线工作室在受当地少数民族影响的贵州省建立文化中心方面历史悠久。该实践的方法始终以对特定社区的特殊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为特征,这可能会导致仪式,织物,图案,建筑技术,节日和象形文字的出现,从而将其中的一些独特特征带入社区。设计,与当地文化和集体记忆建立了牢固的联系。几千年来,彝族一直将高原视为祭祀天地和庆祝“火炬节”的神圣场所,这是他们的主要节日之一。节日是为了纪念著名的彝族摔跤手,他们用松树火把阻止了蝗灾。象征主义在西线工作室的作品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文化中心,与彝族古代文化的联系从多方面显现出来。

  25. 国际科创商务广场 [34756MB]

    国际科创商务广场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临科源三路,北侧为沣东大道,东侧为复兴大道。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50624㎡,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90932㎡,包括办公建筑面积149938㎡,商业建筑面积14276㎡,酒店建筑面积26718㎡;地下建筑面积为59692㎡。项目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容积率为5.34,绿地率为25%。 本次申报2#楼、3#楼、4#楼以及2#4#楼裙房—餐饮总建筑面积134232.74㎡,地上建筑面积90266.74㎡,地下建筑面积43966㎡。

  26. 国家西北荒漠化沙化实验监测基地 [42733MB]

    国家西北荒漠化沙化实验监测基地一期项目地处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建设地点位于广运潭大道以东,兴泰南路以西,兴泰七街以南,兴泰北路以北。项目总用地面积5849.66m2,总建筑面积6298.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093.00m2,地下建筑面积1205.00m2。项目容积率为0.87,绿化率为36.50%,机动车停车位数51辆,其中地上停车位数51辆。 结构形式:框架混凝土结构。 本项目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1、采用高性能冷水机组,其运行节能显著; 2、预留中水市政管网,待接入后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 3、采用微喷灌系统实现节水灌溉; 4、项目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7. 航天小学曲江分校 [31768MB]

    本项目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创意大道以南、新开门南路以东,裴家埪小区西侧、航天中 学曲江分校北侧。本项目净用地面积18177.56m 2 ,总建筑面积20267.6m 2 ,规划班级数36 班,招生1620人,主要建设办公用房、教学楼、辅助用房、风雨操场及学校食堂、门房、 室外公共卫生间等附属设施工程。绿地率35%,容积率0.82。申报面积为20267.6㎡。

  28. 航天中学曲江分校 [29872MB]

    本项目位于西安新开门南路东侧、裴家埪路北侧、裴家埪小区西侧、航天小学曲江分 校南侧,项目拟建地部分地块有废弃裴家埪村小学,其余为空地。本项目净用地面积为 27489.89m 2 ,总建筑面积24687m 2 ,规划班级数36 班,招生1800人,教职工及辅助人员138 人,主要建设办公用房、教学楼、实验楼艺体综合楼及辅助用房、风雨操场及学校食堂、 门房、室外公共卫生间等附属设施工程。绿地率35%,容积率0.68。申报面积为24687㎡。

  29. 河湟民俗文化博物馆 [216MB]

    河湟民俗文化博物馆是海东市政府拟建的一表现河湟文化的历史变迁,民风民俗,人文生态的博物馆,项目将打造海东集收藏,民俗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文博中心。 本项目以多姿多彩的河湟民俗文化为展示内容,主体提升河湟文化的整体辨识度,引导区域建筑风格导向,支撑建筑地段的城市空间架构。建构地域文化展示平台。遵循生态设计准则。体现山水城一体化的整体环境观,地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打造河湟文化建筑典范。

  30. 华府279项目(1号地块) [1781MB]

    本项目位于成都天府新区,毗临锦江生态带。地处牧华路三段与锦江路交汇 处;用地北侧为牧华路三段,西侧为锦江路,南侧为中海锦江城片区,东侧 800 米为锦江。规划净用地面积为 54776.06 ㎡,规划总建筑面积为 356472.70 ㎡, 绿地率为 34.74%。

  31. 华南城五金机电D区 [19580MB]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广场南路以南,新筑环路以东,港务南路以北。 本项目为华南城五金 D 区 D-61、D-62、D-63、D-64 及地下建筑。项目由 4 栋单体及地下建筑组成,其中 D-61、D-64(28F/-1F)为公寓式办公、商业,D-62、D-63(6F/-1F)为酒店、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 98338.18 ㎡,地上建筑面积 89235.28 m 2 ,地下建筑面积 9102.90㎡ 。

  32. 华西附二院 [4026MB]

    该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成龙路以南、银木街以东、杨树西、紫罗兰路北。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项目为一次规划,分两期实施。本期为二期项目,建设床位数600床,包含了第二住院楼、后勤综合楼,地下停车库及配套设备用房。其中第二住院楼地上建筑面积20289.00m2,建筑高度为58.55米,为一类高层,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二期的地下建筑面积为21797.80㎡ 。

  33. 华夏文旅二期 [20903MB]

    西安华夏文旅旅游综合体项目位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东临世博大道,西临灞河东路与灞河,北靠广云潭大道连接线,南侧紧接规划路。项目二期总用地面积59388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娱乐用地,二期总建筑面积8426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1260㎡,地下建筑面积13002㎡,规划建设集娱乐、商业为一体的娱乐综合项目。 本次申报为服务配套,面积为51385㎡,地上建筑面积46292㎡,地下建筑面积5093㎡。其中:鲸豚馆总建筑面积12938㎡,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3.65m;水族馆总建筑面积18826㎡,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3.53m;4D儿童馆总建筑面积10067㎡,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26.7m;商业街总建筑面积9554㎡,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3m。

  34. 交通科创园(一期) [26804MB]

    本项目位于西安沣东新城,总建筑面积 13558.00 平方 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0842.00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2716.00 平方米。绿化率 36.00%,容积率 2.99。

  35. 金融广场 [38205MB]

    本项目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属于新东岭城市综合体海棠兰庭、金融广场、东岭新天地C区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综合体另外两个项目分别为海棠兰庭及东岭新天地C区。项目南临金台大道,东临规划吉祥路,吉祥路以东为东岭国金中心,北临海棠兰庭及东岭新天地C区,海棠兰庭及东岭新天地C区以北为规划如意路,西邻东岭路。 金融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10274.4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96251.79m2,地下建筑面积为14022.66m2。地上建筑主要包括办公用房、商业用房、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会议室;地下建筑为地下车库、设备用房。项目地块呈“凹”字形,3栋办公楼位于地块南侧,沿金台大道呈东西分布,文体中心楼位于“凹”字形左上角,“凹”字形右上角主要问景观绿化带。办公楼裙楼附带商业,商业与办公出入口分开设置,每栋办公楼分别于建筑物南、北侧设置主、次两个出入口。

  36. 康定江巴村游客服务中心 [271MB]

    本项目是康定“11.22 ”灾后重建的高寒地区被动节能技术的重要示范项目,也是对生土材料在高寒地区运用的一次大胆尝试。项目所处位置偏远且交通不便,建筑面积1333㎡,设计结合既有条件,就地取材,通过对当地生土多种形式的研究实践,塑造一个富有地域特色,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形象。同时结合对高寒地区建筑的技术与研究,将阳光暖廊,相变传热,生土夹心墙体,太阳能采集等适宜性技术措施融入其中,努力探索一条高寒地区近零采暖能耗建筑的研究与示范之路

  37. 隆基乐叶光伏楼项目 [3851MB]

    本项目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服务外包产业园,草滩十路以东、弘业一路以南、草滩九路以西、尚苑路以北。占地面积为 195219.31㎡ ,总建筑面积为 177593.11㎡,主要建设内容为组件车间、办公大楼、会议中心。地上建筑面积为 171139.23㎡ ;地下建筑面积为 6453.88㎡ ,位于办公大楼地下一层,主要为地下车库。本次申报范围为办公楼和会议中心,不包括生产车间等工业建筑,申报面积为 35541.89㎡ 。

  38. 陆港足球运动主题公园 [34379MB]

    陆港足球运动主题公园项目用地面积 108604.41m2,,总建筑面积 48538.56m2,地下建 筑面积 4735.38 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 43803.18 平方米。本次申报建筑为新规划的建筑群体 (水滴商业和王子饭店除外),单体建筑 8 栋(包含 3 栋商业及连廊部分,1 个网球俱乐部, 1 个影院,1 个主题餐厅,1 个配电房,1 个地下设备房),总建筑面积为 37361.35 ㎡,地 上最高为 5 层,局部有地下 1 层,容积率为 0.4,绿地率为 47.96%。项目共 581 个机动停车 位,1994 个非机动停车位。

  39.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10974MB]

    马岔村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属于干旱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村里日常饮用及灌溉用水极度匮乏,但土资源却很丰富,当地的传统民居多以生土为主要建材。建造工艺基本为土砖砌筑,传统夯土,草泥,配以木结构屋架。村民活动中心的选址位于一个大约呈20°度左右的退台式山坡上。山坡面东,朝向山谷,视野开阔,景色壮丽。空间功能被设置为一个开放的可供集会与看戏的场院和四个相对独立的土房子:多功能室(含有培训,展示,阅览,会议等功能),商店,医务室和托儿所(含一个小厨房)。在空间组合方式上,我们借鉴了当地民居传统的合院形式,并尽量结合基地的退台现状,将四个夯土房子设置在不同标高,围合出一个三合院,开口面向东侧的山谷。所有的建造用土完全在现场采取,取土过程本身也是对场地的修整。我们希望这几个土房子就像在地里生出的土块,可以自然地融入到当地的空间景观之中。

  40.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改建 [12138MB]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于2009年设计完成,由一组位于校园内的旧工业厂房改建而成,该馆一经建成即是自带年龄的老者,其空间清晰地携带了旧工业建筑的历史记忆,这也是原馆改建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主题。四年后,决定进行扩建,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专业课教室。设计伊始,选择与老馆的连接方式成为思考的切入点,这是一个新旧馆之间动线过渡的问题。场地条件和建筑功能决定了新建筑形体的走向,而老馆适宜的连接位置早已在改造时预留。因而,设计的对策是在二者之间增设一个门厅。此门厅既是二者空间的过渡,又是从北部直接进入新馆的入口,同时更成为师生们新的交流场所。为进一步加强动线的流畅感,沿此厅进入新馆后,有意增设了直跑楼梯用于引导人流。

  41. 南宁园林艺术馆 [82MB]

    本项目是第十二届中国( 南宁) 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中的园林艺术馆。该馆位于核心景观轴线端部,总建筑面积 25900㎡ 。该园林艺术馆建筑为多层民用公共展览建筑,展厅以展示园林艺术、园林文化、特色园林及园林技艺为主,整体地下一层、地上一层( 局部两层) 。在空间设计层面,以聚落文化为入手点,加强开放空间设计,将内部空间向外打开,增强景观渗入及自然通风;同时通过大屋顶覆盖,实现建筑遮阳及半室外建筑空间防雨防潮。在材料构件层面,就地取材,大量采用当地特有材料,同时针对通风及遮阳对建筑构件进行了设计。

  42. 秦汉创业中心(一期) [17163MB]

    本次申报范围为秦汉创业中心(一期)项目共10栋建筑,建筑整体层数为-1—16层。项目净用地面积245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487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3797平方米,其中:商业456平方米,办公7723平方米,办公商业面积3561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690平方米;停车位656个。

  43. 青海康巴艺术中心 [6375MB]

    康巴艺术中心是为遭受玉树地震的结古镇所作震后重建工程,汇集了原玉树州的剧场、剧团、文化馆和读书馆等多种功能。康巴艺术中心的总体规划强调与原有城市环境的协调融合,总体布局自由松散但错落有致,强调与塔尔寺、唐蕃古道商业街、格萨尔广场等周边城市元素的对位呼应。从建筑的密度上与传统城市肌理相吻合,步行街道的尺度也尽力与唐蕃古道商业街相协调。康巴艺术中心建筑的形态,着意表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融合的聚落形态。将大剧院的功能化整为零,打散成多个与周边城市尺度相协调的方形体量,形成了一种在剖面上起伏,在平面上错动的体型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出了藏式建筑顺应山势地形错落有致的特点,大小不一体块的高低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立面和屋顶视觉效果。

  44. 青海赞普博物馆扩建 [13206MB]

    为现有的500平米老馆设计了800平米的扩建方案,以满足博物馆日益增长的展览和文化交流需求。赞普博物馆由第九世乔美仁波切发起并创建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白扎乡,博物馆建筑主体仿照吐蕃时期第一代赞普的宫殿———雍布拉康宫的形制,采用西藏山南的垒石工艺建造,是整个赞普博物馆建筑群的视觉中心,展品主要为铜像,唐卡和藏族民俗器物。博物馆的南面是配套用房,包括客房、餐厅、厨房、图书馆及庭院。此次扩建是在南面配套用房的用地范围内,增加博物馆的办公,展示及文化交流空间,其中包括一个150平的禅修中心和一个150平的展厅,同时希望尽可能保留一部分庭院。老馆和新馆的主要材料都取自当地石材,由藏民和僧人们合力建造。一个是传统的藏式风格,一个则是去除传统装饰,以石材建造朴素的立面,结合通透的玻璃幕墙,满足当代生活的使用需求。这种矛盾和反差就好像当地的社会变迁,一些外来文化涌入,一些当地文化在丢失,传统与当代文化、外来与本土文化既有冲突,又相融合。赞普博物馆在新馆建成后展出了当代艺术家赵要的装置“一团神气”(Something in the Air,2019 PVC laminated fabric,1480 x 1430 x 690 cm),希望通过这些新的介入,令当地人意识到这些有趣的碰撞。为现有的500平米老馆设计了800平米的扩建方案,以满足博物馆日益增长的展览和文化交流需求。赞普博物馆由第九世乔美仁波切发起并创建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白扎乡,博物馆建筑主体仿照吐蕃时期第一代赞普的宫殿———雍布拉康宫的形制,采用西藏山南的垒石工艺建造,是整个赞普博物馆建筑群的视觉中心,展品主要为铜像,唐卡和藏族民俗器物。博物馆的南面是配套用房,包括客房、餐厅、厨房、图书馆及庭院。此次扩建是在南面配套用房的用地范围内,增加博物馆的办公,展示及文化交流空间,其中包括一个150平的禅修中心和一个150平的展厅,同时希望尽可能保留一部分庭院。老馆和新馆的主要材料都取自当地石材,由藏民和僧人们合力建造。一个是传统的藏式风格,一个则是去除传统装饰,以石材建造朴素的立面,结合通透的玻璃幕墙,满足当代生活的使用需求。这种矛盾和反差就好像当地的社会变迁,一些外来文化涌入,一些当地文化在丢失,传统与当代文化、外来与本土文化既有冲突,又相融合。赞普博物馆在新馆建成后展出了当代艺术家赵要的装置“一团神气”(Something in the Air,2019 PVC laminated fabric,1480 x 1430 x 690 cm),希望通过这些新的介入,令当地人意识到这些有趣的碰撞。

  45. 日月公馆一期 [5215MB]

    咸阳·日月公馆一期项目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与东风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 170570.8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37484.35m2,地下建筑面积 33086.48m2;一期项目共建设 5 栋高层商住、1 栋高层住宅、1 栋物业 办公用房、3 栋多层商业建筑及地下车库。本次申报 1#~3#、5#、7#、9#楼及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158023.79m2。项目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CO 监测系统、户式多联机空调系统、节能灯具、节水器 具等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46. 山西平遥国际电影展主场馆 [3953MB]

    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平遥是国家历史名城也是世界遗产,而平遥国际电影展是国家正式批准的五项国际影展之一。电影宫建成之前,平遥虽早已声名赫赫,但旅游风貌单一,古城内的空间场所缺乏多样性,古城居民生活方式也渐行渐滞。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选址于平遥原柴油机厂。厂区内多数厂房建于 70 年代,不具备突出的工业建筑历史风貌。电影节所需要的大尺度公共活动空间,由四栋原有厂房改造而来,基本维持立面的原貌,只是整顿门窗,并加建部分建筑。古城内的改建必须合乎对于控高、体量、屋顶形式等的基本保护要求,在规划层面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肌理。建筑设计提炼和使用一些本身存在的符号,不强调特立纯粹的风格,仅在特殊位置采用戏剧化加强,符合电影节的气质,让人产生模糊的历史共生感受。增建的 500 人影厅,延续了与厂区相适的坡屋顶形式,材料以青砖砌筑为主,局部利用红砖镂空突出交替,加强砖在新建建筑上的活跃感,与已有厂房的工业砌筑形成对比与反差。砖材料的使用结合少量节点的钢材,结构简单,四个月完成了建设使用,造价非常低廉。在古城内做超过15米高的IMAX放映厅是与保护规划相背的。最后设计决定利用略有高差的地块,完成一座露天剧场。设计中努力保留场地内几颗大树,通过下挖、上抬等地形处理方式,将舞台、屏幕、主入口散置于露天剧场周边,流露出古城的印象属性与工业的秩序属性,又能将古城墙和城楼作为借来的远景,将观众的视觉感受融入到历史体验中。电影节后,电影宫成为常设运营的电影院,并辅以配套娱乐文化内容成为电影文化广场开放运营。昔日服务于城市发展的工厂,带着新文化新方式和公共意义,用老邻居的样子,重新回归城市使命的方式,远比作为审美的凭吊更有意义,也更有挑战。

  47. 陕西华山游客中心 [4011MB]

    华山游客中心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北麓一处山地,是进入华山观光的“大门”,在为旅游者提供必要服务的同时也兼顾景区综合管理的职能,以应对游客的持续增加和日益显现的游览与保护之间的矛盾。设计是在华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背景下进行的,建筑师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了功能。设计在回应环境、锚固场地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将建筑以大地景观的方式进行表达,以具现一种场所精神。同时,设计还充分研究了设施中可能的环境行为,并以真正属于场地的方式将其包被,营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设计贯彻了这样的观念:人工场所是自然场所的集结,世俗空间要向自然之神表示敬畏。设计将游客中心的使用功能一分为二,其中西侧部分体量较小,作为游客进山通道,包括购票、咨询、导游服务等功能;东侧为餐饮、购物、管理以及其他配套用房,同时作为出山通道。东西侧两个单体建筑的中间则用一个平缓的、逐渐升起的平台作为连接,平台下方设华山历史文化展厅。建筑以朴素、谦虚的态度藏于山间,半露半现,从地面生长出的斜坡屋顶在视觉上消减了建筑体量,使建筑逐步消隐在层次丰富的台地景观中。建筑化整为零,以群体代替个体的处理手法使建筑得以借华山为远景,简洁朴素的形体在似与不似之间与山体产生了对话。内部空间体验延续外部环境特征,朴素,空无。材料以当地石材为基调,力求在质感上融入环境,让朴素自然的态度成为设计的主调。

  48. 陕西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技术中心 [4MB]

    本项目位于西安市经开区,凤城七路与明光路西南角。本项目用地面积为31893.19m2,总建筑171995.9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43200.38m2,地下建筑面积 28795.60m2。项目容积率为 4.49,绿地率为 38%,建筑密度为 30.05%。

  49. 陕西省现代设计院总部办公楼 [62MB]

    A座办公楼、B座办公楼、C座办公楼及A座辅楼。建筑整体高度为2—12层。一层除A座辅楼为职工食堂及厨房外,其余均为地上停车场。项目净用地面积9477.33㎡,总建筑面积25380.75㎡,地上建筑面积18840.52㎡,地下建筑面积1860.72㎡。停车场建筑面积4679.51㎡。建筑占地面积5355.97 ㎡,建筑密度56.51%,容积率2.00,绿地率35.0%,汽车停车位191个,其中:单层停车位10个,(两层机械)停车位181个。非机动车停车位390个。 本次申报建筑面积为25380.75㎡。

  50. 陕西省引汉济渭调度管理中心(一期) [4143MB]

    陕西省引汉济渭调度管理中心(一期)位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北临浐灞一路,东临 浐河西路,南临浐灞大道。项目用地面积44880.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7304.37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40740.0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6564.32平方米。包括调度管理中心、公寓 式办公及地下车库。

  51. 四川庐山龙门游客中心 [4173MB]

    龙门古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系汉藏交界处的历史乡镇,至今仍保存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元代青龙寺大殿”。2013年4月20日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中即位于龙门乡,地震造成120人死亡,4000余人受伤,震中龙门乡建筑损毁严重,80%以上需重建。本次灾后重建广泛征求受灾居民意见,规划设计考虑与原有国家文保建筑“元代青龙寺大殿”的协调,控制新建建筑高度及其与大殿的空间关系,在青龙寺大殿北侧规划建设一座游客接待中心,层数:2层,建筑高度:11.7m,用地面积:9504.3㎡,总建筑面积:1449.9㎡,容积率:0.153。

  52. 四川芦山龙门古镇 [6413MB]

    1. 建设单位: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人民政府 2. 建设地点: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镇 3. 建筑工程等级:三级 4.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5. 建筑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为二级。 6. 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7. 建筑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8. 建筑性质:统规统建村民自用住宅 9. 总建筑面积:1533.94㎡ 10. 建筑基底面积:695.29㎡ 11. 建筑层数:地上三层 12. 建筑高度:最高点11.740m,三层檐口高度:10.190m 13. 设计标高:相对标高 ±0.000 等于绝对标高值 769.700 (1985国家基准高程)。

  53.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 [6321MB]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区,地处教学组团和生活组团之间,是校园建设的核心工程。项目用地为东西向延展的梯田,最大高差约6米,其南北为相对高度不超过20米的浅丘。图书馆垂直于梯田等高线沿正南北方向布置,较薄的体量有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也容易组织视线,在室内形成长卷式的景观画面。

  54. 四川雅安营窑沙器博物馆综合楼 [5709MB]

    黑色沙器艺术传承了2000年,火与土的艺术和智慧在Ying经传承了下来。jing经县丝绸之路沙都综合项目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在雅安市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和国家综合旅游示范区”的战略举措。该设计围绕黑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资源,在该地区建立了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沙博物馆的整体设计充分利用了jing经地区的文化和景观以及生态背景,其构思是从整个古代建筑区域中脱颖而出的。建筑物使用大量的实心墙作为立面设计,以突出沙器的厚度。沉重的感觉使沙器的主体成为文化对话的唯一焦点,并且建筑物以适应地形的方式增长。整个广场的材料均由当地的石头和鹅卵石制成。开放空间成为人们讨论沙器文化和研究沙器工艺的交流平台。在室内和室外空间之间的对话中,场地的局部水景成为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对话媒介。建筑物通过自然展开的墙和墙下的圆形牺牲窑宴会厅相互呼应,营造出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和空间感。同时,利用构图的场景构图方法,在行人的视觉范围内,将视觉空间像扩大的绘图卷轴一样,大范围地扩展到远处的景观。另一方面,面对远处的风景,网格的外层皮肤和大面积的落地窗被用来形成一种虚拟而坚固的效果,在整体感觉上被群山和河流所包围。A9a的建筑师认为,恢复沙质原始感觉的外墙既是对经典的致敬,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当地的煤灰重新加工成装饰物,重塑与世界的接触形式,以获取当前对场地的归属感。使沙器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已成为该设计的主题。除了功能布局和其他实际意义外,它还可以容纳更多内容。将自然环境中的人造物体整合为一个整体的目的是实现最终的和谐统一。

  55. 西安高新区双创环保基地 [50608MB]

    工程性质:综合建筑 工程投资:工程项目总投资为 7.20 亿元;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80267 ㎡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171696.37 ㎡,项目包含以下内容:1#综合研发楼、 2#生活配套、3#中试厂房、4~8#标准厂房、地下停车库。本次申报面积为 59814.35 ㎡ ,包括 1#综合研发楼(18F/-1F)、2#生活配套(5F/-1F)及地下停车库(-1F)。 结构形式:1#综合研发楼、2#生活配套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停车库为框架结构。 (1)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地和透水铺装,实现场地内雨水自然入渗,达到高 径流总量控制率; (2) 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 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3)项目公共区域采实现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减少二次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 (4)通过雨水的蓄积和利用,有效减少了市政自来水的用量; (5)项目采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绿色建筑示范中心 [30891MB]

    绿色建筑示范中心坐落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小西门北侧,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指本工程在使用期间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不破坏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并尽可能回归大自然、节能环保等。设计单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西安普迈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57. 西北大学军工绿建上会 删除 [310MB]

    拟建场地位于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内,长安校区位于西安秦岭北麓,东大路以西,关中环线西北方向。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项目场地现状为空地。项目园区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自建并于市政管网对接。建筑占地面积9251m2,总建筑面积2213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700m2,地下建筑面积8430m2,绿化面积11034.66m2,绿化率43%,容积率0.54。项目主要建设单体建筑1栋,项目共98个机动停车位,地上11个,地下87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67个。

  58. 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 [18225MB]

    西北工业大学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主要包括航空、航天、航海、材料、电子信息等专业工程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为276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500平方米,地下81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一层(局部二层);地下一层。

  59. 西部世界华商中心 [33773MB]

    项目位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广运潭大道以东,欧亚大道以北,地理条件优越、道路宽敞、交通运输方便。项目包括5个单体建筑,A# B# C# D#楼、3号楼及两层地下车库,其中3号楼为地上30层的公寓楼,底层为商业,并已完成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评价标识;A# B# C# D#楼均为地上18层的一类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均为97.80m。 该项目规划总用地27485㎡,总建筑面积196080.03㎡,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51167.5㎡,地下建筑面积44912.53㎡。设有1762个停车位,其中地上176个,地下1586个。建筑密度为30.7%,绿地率30%,容积率5.5。 本次申报的是A# B# C# D#楼及其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162281.5㎡,地上总建筑面积123661.5㎡,地下建筑面积38620㎡。

  60. 西藏博物馆改扩建项目 [37667MB]

    西藏博物馆位于拉萨民族南路与罗布林卡路交汇处,距布达拉宫仅2公里,区域位置历史文化氛围浓郁。 作为西藏有史以来第一座现代文化馆舍,西藏博物馆老馆已成为拉萨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开馆运行15年以来,老馆接待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博物馆改扩建设计从2013年初启动,历经用地更换与多轮方案推敲,最终的设计充分尊重拉萨历史风貌核心区的规划要求,尊重藏族同胞的意愿,采用了延续老馆建筑语言,藏式风格浓郁的金顶方案。

  61. 西航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 [1928MB]

    本项目位于西安市阎良区迎宾大道北段西侧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 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15770 ㎡,其中地上 13996 ㎡,地下 1774 ㎡。 建筑总 高度为 23.7m,建筑层数为:主楼地上 6 层,地下一层;副楼地上 3 层

  62. 咸阳博物院 [1928MB]

    咸阳博物院位于秦汉新城东部。南临兰池三路,北面是兰池四路。项目总建筑面积39809平方米,容积率0.11,绿地率51.7%。由一区~七区共七个建筑单体组成,其中一区~五区具有文物陈列功能,六区为文物库房,七区为办公服务用房。

  63. 新城金樾澜岸项目(14-06地块) [22409MB]

    本项目用地位于雅安市大兴片区,位于新区大道以东,前进二路以南,创业路以北,东侧隔兴贸路紧邻青衣江。往北通过新区大道至雅安重要交通节点大兴二桥约 3公里,交通位置较为便利。规划净用地面积为37121.43 ㎡,规划总建筑面积为 152357.54 ㎡,绿地率40.00%,容积率为 3.00。

  64. 新城控股公建 [789MB]

    项目以住宅为主,包含一定商业配套等,净用地面积为 93024.67m2。项目由西安创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项目容积率为 1.5。总建筑面积为 215850.13 m2

  65. 新疆昌吉州文化中心 [1941MB]

    新疆昌吉州文化中心项目的主体功能是传媒中心,是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及行政办公、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建筑,此外还复合了图书馆、艺术剧团等文化功能。项目选址位于昌吉新城区,用地面积大而周边配套设施少,时间要求紧,造价相对较低。团队在设计时以客观条件为前提,从文化媒体建筑本质出发,充分考虑地方性因素,用巧妙的构思和最质朴的建筑语言,探索一种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设计文化媒体建筑的新思维。在本项目中,设计团队一改过往城市传媒大厦以集中高层建筑为主的形式,从地方特色、媒体特征、公共空间塑造入手,提出了“媒体聚落”、“城市纽带”和“信息广场”三个概念。整个项目总建筑面积不足6万平米,建设用地约9万平米,相对宽松。功能上包括广播、电视及广电机关、网络公司、昌吉日报社、州文联、回族文学社、曲子剧团、歌舞团两团团部、图书馆等多个部门。因此设计方案将建筑体量打散,化整为零,分类整合各项功能,将图书馆、两团团部及传媒大厦各部门的普通办公区、广播电台与电视台技术办公区、演播区及职工餐厅等分别整合为多个不同体量的立方体,根据他们的功能关系散布于场地中,形成“媒体聚落”。昌吉自古就是丝绸北道上的重镇,至今仍保存着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交河故城,以及夯土王城—高昌故城,这两处故城遗址的方正型体建筑和夯土建筑的朴拙形象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也成为了大漠聚落形态与建筑意象的原型。昌吉州位于天山北麓,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炎热。为了适应这种较严峻的气候,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节能,在立面设计上主要采用了石材幕墙加带形条窗的手法,避免大面积玻璃幕墙,保证较好的热工性能。基于当地相对落后的施工水平和有限的项目投资,也为保证建筑的完成度,在单体造型上均采用易于建造的正方形体造型和单元化的模式,降低施工难度。在材料的使用上就地取材,建筑外饰黄色石材取自当地奇台地区的“卡拉麦里金”,既体现了厚重的当地建筑气质,又节省了运力和投资。

  66. 雅安大熊猫科普教育中心 [8693MB]

    项目位于雅安市成雅高速下闸道口 500米处,西临雅碧路,北靠成雅高速,南贴成雅高速管理站,东接项目二期预留用地。总用地面积 14069.6平方米,地块平整,呈南北向展开,长约 184米,宽约 83米。项目地块与西侧雅碧路间有一小河道,河道低于项目地块约 10米。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同时也是雅安市重要的展示宣传点位,本项目肩负反映雅安地域特点,体现大熊猫文化特质,展示国际化设计理念的多重任务,是雅安对外的直接窗口。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5400平方米,整体呈螺旋上升趋势,地下 1层,地上局部 2层,建筑高度最高为 12米,总占地面积约 3000平方米,位于场地中部。

  67. 延安大剧院 [8619MB]

    延安大剧院是北部新城南端的建筑,与先期建造的市民中心构成主轴的骨干,也将为新城的风貌定下基调。行政及市民中心以锚固在大地上以群体取胜,大剧院则采用更为活泼、开放、飘逸的现代造型与之形成对比。把延安传统建筑元素窑洞作为主要设计因素,充分赋予建筑地域特色;建筑由外到内统一,以简洁的方形体量相互穿插生成:基部两侧各由11道拱门组成, 21米的大悬挑空间自然形成主入口。大剧院的核心公共空间是七道大拱组成的公共大厅,在功能上承接起剧场三大厅,并合理组织各个流线及功能;在空间上,作为主入口的大拱门的延续,其不需要太多人工装饰,便产生令人震撼的感觉。建筑外立面材质主要应用艺术混凝土、玻璃、金属三种材质:艺术混凝土的有着黄土大地的熟悉的味道,肌理贴近自然,如同沟壑,使建筑如从大地中生长出来,屋顶的造型感更加强烈,增添现代开放气息,且通过玻璃幕墙的衔接,屋顶也更加轻盈。

  68. 玉门关游客服务中心改造 [918MB]

    设计的出发点是将建筑与戈壁风貌结合,呈现出玉门关遗址的厚重感与戈壁荒凉感并存的场所。将建筑的体量尽可能的压到地下,这样一方面最大程度消解了建筑体量,建筑屋顶还原戈壁风貌;另一方面由于基地南北侧存在 6 米高差,建筑恰巧可以埋藏在这一高差中。

  69. 玉树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 [12427MB]

    玉树是藏区极其重要的宗教中心之一,这一价值主要来自于新寨的嘉那嘛呢石堆。它历经300 余年的来自各方的信徒的堆放,目前有2.5 亿块嘛呢石,规模为世界之最。 玉树近40% 的人口以雕刻嘛呢石为生。嘉那嘛呢石堆在玉树人心目中占据着不可比拟的地位。在地震之后,玉树人在修复自家住宅之前首先修复的就是嘛呢石堆。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一方面通过展示空间与观景台对嘉那嘛呢历史文化进行价值诠释,服务于到访信徙与游客;另一方面集成邮局、诊所、嘛呢石研究及公共卫生间等,生服务于玉树本地社区。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由回字型功能空间和环绕其周边的11 个观景台组成,2 个观景台指向嘛呢石堆,其余9 个分别指向勒茨噶、格尼西巴旺秀、错尺克、洞那珠乃塔郎太钦楞、扎曲河谷(通天河)、拉藏龙巴、茹桑贡布神山、乃古滩、观世音轮回道场等9 处嘉那嘛呢宗教活动的圣地或嘉那嘛呢历史上的重要地点。地方材料与建造工法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游访中心与嘉那嘛呢历史文化圈的时空连接。

  70. 玉树市赞普博物馆 [13184MB]

    在赞普博物馆的委托下,为现有的500平米老馆设计 了800平米的扩建方案,以满足博物馆日益增长的展览和文化交流需求。赞普博物馆由第九世乔美仁波切发起并创建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白扎乡,博物馆建筑主体仿照吐蕃时期第一代赞普的宫殿———雍布拉康宫的形制,采用西藏山南的垒石工艺建造,是整个赞普博物馆建筑群的视觉中心,展品主要为铜像,唐卡和藏族民俗器物。博物馆的南面是配套用房,包括客房、餐厅、厨房、图书馆及庭院。此次扩建是在南面配套用房的用地范围内,增加博物馆的办公,展示及文化交流空间,其中包括一个150平的禅修中心和一个150平的展厅,同时希望尽可能保留一部分庭院。老馆和新馆的主要材料都取自当地石材,由藏民和僧人们合力建造。一个是传统的藏式风格,一个则是去除传统装饰,以石材建造朴素的立面,结合通透的玻璃幕墙,满足当代生活的使用需求。这种矛盾和反差就好像当地的社会变迁,一些外来文化涌入,一些当地文化在丢失,传统与当代文化、外来与本土文化既有冲突,又相融合。赞普博物馆在新馆建成后展出了当代艺术家赵要的装置“一团神气”(Something in the Air,2019 PVC laminated fabric,1480 x 1430 x 690 cm),希望通过这些新的介入,令当地人意识到这些有趣的碰撞。

  71. 援瓦努阿图国家会议中心 [30094MB]

    援瓦努阿图国家会议中心是我国在亚太地区拓展影响的形象工程,一个与海港城市契合的地标。主要用于满足瓦方举办南太平洋地区重大国际会议的需要。总建筑面积6573平方米,屋面高度19米。设计特点包括现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绿色节能设计和基于BIM的参数化设计等方面。

  72. 云南喀拉卡尔藏族美食文化中心 [8195MB]

    场地由两部分组成:三层餐厅及两层庭院式住宅。现有三层建筑为十年前建成,旁边的老宅为九十年代所建,老建筑为10年前业主自建的砖混建筑,存在立面造型与所在地文化环境不符,空间利用低并在冬季存在严重的保暖问题。在一个具有强烈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环境里如何以现代的手法,设计出一种既具现代感又蕴含藏地文化特色的空间形态与建筑是贯穿项目始终的目标与挑战。基于这个目标,设计团队也考察了香格里拉周边诸多传统建筑与新建的口碑项目(梅里既下山、阿若康巴酒店等)。受限当地政策(新城规划对立面风貌控制的要求)与项目预算,我们放弃了最初基于评估后认为结构不合理性提出的重建想法,转向通过对建筑外立面及室内空间进行改造的方式,以增加本土文化特征并提升室内环境品质。而在整个过程里我们尝试打破当地对于建筑盲目追求传统元素与材料堆砌而忽视使用体验的现状,回归并关注地域建筑的朴素、内敛与温暖,以及对使用体验的尊重。

  73. 昭通抗震纪念馆及地震遗址公园 [9103MB]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发生6.5级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设计将原镇政府作为地震遗址公园的一部分保留下来,成为龙头山镇的群体记忆。基地现场一片荒芜,只有一颗榆树在劫后顽强的生存了下来,象征着不屈的生命。设计以树起点和圆心,向着地震发生的时间,下午四点三十分的虚空中划出一道时针。指针所形成的巨大“裂痕”将大地“一分为二”,标记出那个凝重的时刻。时针的端部是一座纪念碑,在场地的各个角落均可看到,具有强烈的纪念性。公园与游客服务中心、纪念馆,地震遗址有机结合、整体布局,规划具有指向性的空间,形成了“宁静-破裂-重生-追思”四大主题空间序列,通过宁静水面、大地裂痕、不屈生命等主题空间层层递进,地震遗址作为流线的终点和制高点,将整个序列推向高潮。建筑形体以三角形的布局方式体现出大地的裂变、以建筑的破土而出展示地震的巨大破坏能量,外墙材质采用当地石材自然砌筑,屋顶绿化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产生震撼感的同时却并不显得突兀。地震遗址公园注重近人尺度的设计,给人以更多的公共空间,营造出数个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公共空间。纪念馆不再仅仅是纪念场所,同时也参与到人们的生活。彰显结构美学,营造精神空间。结构迎合建筑造型,采用三角形梁和六边形柱子。室内设计局部不设吊顶,引入天光。充分体现结构美学特点,考虑自然光对室内空间的营造。

  74. 中共宝鸡市委党校迁建工程 [7398MB]

    中共宝鸡市委党校迁建工程位于宝鸡市蟠龙新区龙翔大道以北,大韩村路以西。项目由中国共产党宝鸡市委员会党校建设,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整个校区规划净用地面积为122236.09m2,规划总建筑面积72199.72m2。建筑密度30%,容积率0.51,绿地率35%。 本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为57199.7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7073.90m2,地下建筑面积为10125.82m2;二期总建筑面积为15000m2;本次申报部分为项目一期,为1~8#楼,包括1栋综合楼、1栋图书信息楼、1栋教学楼、1栋礼堂、1栋食堂、1栋公寓楼、1栋公寓综合楼及1栋体育馆。 本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采用的绿色技术包括:雨水回用系统、喷灌、一氧化碳浓度监测与通风联动系统等。

  75. 中建滨湖设计总部 [7897MB]

    中建滨湖设计总部项目位于天府新区兴隆镇宝塘村六组,本项目建成后将作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第三办公区使用。设计中充分考虑院第一办公区及第二办公区的文脉延续。对一办公区的生态绿墙,院落空间,宜人尺度进行演变,延续。与二办公区的形象展示,交往空间,办公模式的特点形成差异互补。设计延续一办公区的底蕴,生态的特点;与二办公区竖向,集约的特点形成差异互补,力求创造现代,灵动,横向,灵活的第三办公区。

  76. 中建西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办公综合楼 [2915MB]

    项目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广运潭大道以东,北辰东路(现为浐河西路)以西,欧亚三 路以南,浐灞一路(现称欧亚一路)以北。项目净用地面积3066.47㎡,总建筑面积9331 ㎡,地上建筑面积6132㎡,地下建筑面积3199㎡。建筑占地面积657㎡,建筑密度21.4%, 容积率2.00,绿地率35.0%,汽车停车位62个,其中:地上停车位7个,地下停车位55个, 包括51个机械停车,4个普通车位。非机动车停车位124个

总文件量:1209754.45MB